公元前238年,秦始皇得到密报,嫪毐并不是太监,而是一个正常男人,非但如此,还与太后私通并且生下了两个孩子。更为重要的是,嫪毐还在觊觎秦始皇的皇位。

秦始皇得此消息,十分震怒,下令彻查,结果密报完全属实,嫪毐以及全族因此被杀,与太后所生的孩子也未能幸免于难。嫪毐的数千门客被流放到当时还十分荒凉的巴蜀之地。

秦始皇顺藤摸瓜,查出来这一切的背后,全是吕不韦作怪,就想要杀掉后者,但是念在其劳苦功高,有功于先皇以及社稷,再加上群臣替其求饶,秦始皇姑且饶他不死,令其往河南的封地居住,更在一年之后,取信将其流放至巴蜀。

吕不韦在得到秦始皇的信之后,深思许久,最终选择了自杀。

或许在很多人看来,当时57岁的吕不韦虽然失去了权力,但是朝廷的人脉还在,影响犹存,完全没有必要用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这一切。那么,吕不韦作为一代杰出的政治家,为什么要用这样极端的方式呢?我以为有以下几点:

一、吕不韦重压之下已经精神崩溃

嫪毐事件之后,吕不韦已经被解除了相国权位,成为了一个普通的老人家。但这个时候,他还住在长安,还能够与往昔的同僚来往。然而,随着秦始皇接回来自己的母亲,秦始皇为了避嫌,就将其逐出了长安城,让其回到了在河南的封地居住,之后更打算将其放逐到巴蜀这样艰苦的地方。

这样的结果对于辛苦了大半辈子,筹划了半生的吕不韦来说,无异于竹篮打水一场空。所有的努力在顷刻之间化为了泡影,失落、沮丧之情溢于言表。

这个时候的吕不韦,年事已高,希望全无,估计活着也没啥子意思了。并且,一家老小还要因为自己而长途跋涉,他心里的感觉就可想而知了。于是,一个想不开,就选择自杀来赎罪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展开全文

二、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

吕不韦终其一生,只是为了自己的地位而筹划,并没有让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子女过多地牵扯于政治之中。这一点,想必秦始皇也是心知肚明的。

在吕不韦看来,秦始皇目前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,只要自己一死,秦始皇就会念在过往的情谊之上放过自己的家人。所以,他要赌一把,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,他选择了自杀,用这样的方式,来告诉秦始皇,自己死了,就一了百了了。秦始皇在吕不韦死后,很快就赦免了吕家的罪,让其回到了长安。这一点也能够说明吕不韦与秦始皇之间的默契。

三、为了保守某些秘密

秦始皇在处理嫪毐事件的时候,已经是21岁的成年人了,对于自己的身世,他可能已经有所耳闻。

尽管此时的他已经处于至高无上的状态,但是对于秦国的许多旧贵族来说,秦始皇的出现始终还是不那么地令人信服。这一点,连以公正自称的司马迁在自己的书中也多有暗示。

因此,秦始皇与吕不韦之间的关系,十分地微妙,已经到了不得不摆在台面上进行辩解的时候了。

刚好,嫪毐这件事的出现,让大家都找到了突破口,秦始皇顺势处理了许多人,包括吕不韦在内,但是基于特殊的关系,秦始皇确实没有法子做出更严厉的行为。吕不韦却心领神会,明白了其中的厉害,就选择了自杀来保守某些秘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